开元棋牌- 开元棋牌APP下载- 官方网站南大智慧城、大吴淞规划建设、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……今天的发布会解读宝山“十四五”开创新格局
2025-10-25开元棋牌,开元棋牌APP下载,开元棋牌官方网站
南大智慧城总的面积6.3平方公里,曾经是上海非常典型的传统工业的集聚区,一直是上海五个重点转型区域,宝山历届区委区政府十年磨一剑,先后历经拆违整治、规划编制到动迁腾地。“十四五”时期南大智慧城进入了大开发、大建设的重要阶段,我们坚持“生态为底、产业为核、人居为翼”的发展路径,目前包括产业布局、城市功能、环境面貌都焕然一新,实现了从“传统工业区”到“科创高地”的蝶变,成为宝山北转型一张非常靓丽的名片。我们主要做这几方面的工作:
一是推动高品质城市开发。南大智慧城作为浦西金色中环带的核心增量板块,这里北承上海大学人才辐射,东西联动宝山高新区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,叠加S20、沪嘉高速等各类综合交通优势,让南大智慧城成为难得的大衣料子。我们聚焦“地上、地下、云端”三座城协同开发,规划开发建筑体量540万方,目前已建和在建体量超过100万方。地铁15号线南北贯穿南大,依托南大和丰翔两个站,核心区“双TOD”格局正加速成型。南大路站TOD,已经建成数智绿洲、科创之门、数智中心等产业载体,中建七局、中建港航局双总部开工建设,中建八局今年6月份成功拿地,准备建造250米城市新地标;丰翔路站TOD,我们与华润集团合作,推出万象系商业旗舰—宝山万象汇,将于2027年10月正式开业运营。
二是打造高端商业商务集聚区。我们始终坚持以产兴城、产城融合,以科创企业总部为招引重点,目前已经累计吸引注册企业2100余家、注册资本金超过350亿元。全球知名空调制造商开利集团等总部已经落户南大。产业生态的繁荣离不开“招大引强+产业孵化”双轮驱动,我们与临港南大、上海大学以及中车等领军企业携手,建成一批产学研协同功能平台,构建起热带雨林式生态。目前已形成数字经济、人形机器人、生命科学三大主导产业,数字经济领域,获评“数智南大”市级特色产业园区,集聚了捷瑞肯、太初等领军企业。在人形机器人赛道,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已经正式启用,宇树科技亚太研发中心正式落户,打造从研发到孵化的完整链条。生命科学领域更是亮点纷呈,细胞产业国家工程中心正在稳步推进,同时承葛医药、百赛生物等优质企业已经形成集聚,共同构建起特色产业生态圈。
三是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品质。随着产业能级提升,我们推动人居配套同步迭代。南大智慧城规划绿地面积占比高达43%,今年我们建成了占地面积300亩的南大中央公园,9.30南大音乐节及国庆节期间系列活动就在这里举办,吸引市民游客3.5万人,未来走马塘水岸公园还将增添滨水开放空间。除此之外,我们统筹考虑布局人才关心的教育、医疗、居住等方面的服务,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今年9月已经正式启用,另外还有5所教育设施已投用,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大楼实现交付使用,推动金地草莓社区、国际人才社区共4000多套租赁住房等产业配套项目加快投入市场,区域宜居价值得到社会广泛认同。
二是推动社会事业普惠均衡。我们将高质量社会事业作为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撑,聚焦重点领域,全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共享、均衡覆盖。打造“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”,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覆盖率达到100%,华二高中宝山校区、世外高中等新校投用;“5+4”区域医联体模式不断深化,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、区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建成启用;“老‘邮’所乐”“长者善居”等品牌效应凸显,“老宝贝”幸福驿站覆盖面不断扩大,老年群体养老更有保障。
四是不断提升生活品质。“两旧一村”改造加快推进,旧住房修缮约101万平方米、旧住房成套改造完成了5.07万平方米,吴淞十四街坊旧改项目全面完成,“城中村”改造第一轮6个项目安置房全面竣工入住。新增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近2万套,加装电梯工作有序推进,让更多群众实现“安居梦”。交通体系不断优化,高铁宝山站启动建设,S16蕰川高速公路、轨交18号线号线加快建设,一批“快速路”“断头路”“老化路”完工通车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,PM2.5、AQI优良率、“3+15”考核断面水质等指标保持较好水平,一批口袋公园、街角花园、绿地步道建成开放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宝山聚焦“产业、平台、枢纽、场景”四个方面,不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在全市乃至全国的集聚度、贡献度、显示度。我们注重产业政策创新,集中出台多项全国、全市首发首创成果,如全国首个政府投资项目绿色低碳管理实施导则、首个突破注册地限制的产业扶持政策,长三角区域首个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导则等,通过政策赋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千亿。我们加快平台建设升级,建设“宝山承办、服务上海、辐射长三角、面向全国”的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。我们打造绿色贸易枢纽,充分发挥宝山滨江达海的口岸优势,成为上海链接国际绿色贸易的重要通道。我们挖掘示范应用场景,协同多部门共同推进,开展绿色商场、绿色邮轮、低碳发展实践区、低碳社区等试点建设,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用能储能项目。
一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干到底。我们秉持“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”的工作思路,深化功能布局,把握开发时序。从今年起,坚持大吴淞“一张蓝图”统领,突出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,开展了大吴淞12.6平方公里启动区控规编制,提出将大吴淞启动区作为城市更新示范区、转型发展主阵地和未来发展新空间,精心打造上海未来城市样板。我们秉持“先蓝绿、后建城”,“先地下、后地上”的原则,运用“三师”联创工作机制,由责任规划师团队统筹,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、多专业系统集成,有序推动控规编制,为“十五五”期间全面推进大吴淞规划建设奠定基础。
二是前期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。我们坚持环境和交通建设先行,以高标准推进一批标杆性项目建设。当前,以北沿江高铁宝山站枢纽为核心的开发建设正在全速推进。宝山站预计2027年建成投用,年客流量将超过5400万人次,成为辐射长三角、贯通长江经济带的超级枢纽。围绕高铁站,正在加快完善周边交通网络、商业商务、居住及公共服务配套。站前约11.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轨道交通19号线,将与高铁站同步建成,实现“出站即消费”的一站式体验。
三是推进大吴淞启动区土地收储工作。土地储备是落实规划蓝图,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,为未来的建设用地提供保障的重要手段。我们坚持推动土地收储新机制在宝山的走深走实,围绕“规储供用”目标,积极开展大吴淞启动区土地收储工作。在市级部门支持下,大吴淞启动区目前已经纳入市区联合收储范围,并纳入2025年土地储备计划。结合全市“两评估、一清单、一盘活”专项行动工作,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企业收储谈判、协议签署和交地工作,为后续大吴淞启动区规划实施和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的空间保障。
A邓小冬:蕰藻浜在宝山境内全长16.6公里,自西向东横贯宝山七个街镇,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宝山市民的记忆。早年间,两岸遍布工业企业、厂房仓库、货运码头,随着城市发展变迁,这些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为了解决老百姓走不近、两岸城市界面不佳等问题,一段时间以来,宝山持续推动蕰藻浜沿岸生态修复、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,逐步推动两岸实现从昔日的“工业锈带”逐步转型为“生活秀带”和“发展绣带”。我们做了几方面的工作:
一是持续在破墙贯通还江于民上下功夫。之前更多从防汛角度出发,蕰藻浜闸外段防汛墙高至6.8米,这样的高度让市民在河边“临河却不见水”。为了让老百姓重新“亲近”母亲河,我们通过调整防汛墙高度特别是加设二级防汛墙的方式,让原本被防汛墙挡住的岸线小时开放的滨水公园。2019年至今,宝山累计完成了荻泾水闸到飞翼码头、庙行科创1号湾等约8.3公里岸线月,蕰藻浜沿岸景观贯通提升改造工程的首个提升区段—东起共和新路高架桥西至康宁路桥,共约1.4公里的庙行段滨水步道正式贯通开放,标志着蕰藻浜岸线贯通工程迈出实质性一步,岸线打开后,我们同步跟进各项管理措施,真正做到了还岸于民、还景于民。此外,我们正在实施蕰藻浜新华造纸厂段、七牧场段等岸线贯通工程,同步推动蕰东水闸段、东茭泾段等岸线贯通工程立项,贯通工作正一步一个脚印在加紧向前推进。
更新提升两岸空间上下功夫。针对两岸空间不同业态和不同建筑形态,我们采取整治、更新、新建等不同策略加以推进。我们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,一批工业企业和货运码头关停调整,完成沿岸5000多平方米拆违。对于工业遗存,我们没有一拆了之,而是在仔细甄别的基础上,开展保护性开发和利用。比如,曾是上海纺织集团棉花仓库的智力产业园、曾是上海第三毛纺织厂仓库的智慧湾,老工业区及老码头留下的吊机和水泥墩,改造成景观桥和瞭望台。我们在赋予了蕰藻浜两岸新生的同时,也用心留住了记忆,工业记忆与现代生活在这里交融,成了网红打卡点。
打造“科创之河”上下功夫。蕰藻浜的蝶变不仅是空间形态的更新,我们更加关注城市功能的再造。作为宝山2035总体规划中“T”形滨江综合功能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,蕰藻浜在岸线贯通基础上,更加注重科创功能的拓展与提升。比如,半岛1919原为上海第八棉纺织厂,前身为始建于1919年的大中华纱厂和1920年的华丰纱厂,该区域完整保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式建筑。我们和市国资委共同推动地块转型,打造东方国际半岛1919时尚科技产业园,定位“科创+文创”,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,在明年12月底将全面竣工交付。未来,蕰藻浜两岸将串联起科创园区、生态绿地和艺术空间,让这条宝山的“母亲之河”真正成为北上海的“科创之河”。
主动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,将邮轮旅游的流量变成消费的增量,吸引更多境外游客,创造单日入境外籍游客的历史新高。 今年我们赴美国、欧洲等邮轮产业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,我们邀请了国际知名邮轮公司高管来宝山实地考察,面对面推介上海邮轮市场环境,介绍巨大市场潜力。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双向奔赴,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,现在在中国乘坐邮轮十个人有七个从宝山登轮,邮轮游客的结构在发生变化,外籍邮轮游客的比例大幅提升,比如今年3月16日我们迎来近4800名外籍游客,创造中国邮轮港单日入境外籍游客人次最高纪录。
坚持发挥中国唯一的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的引领作用,持续推动邮轮制度供给和口岸创新,保障邮轮旅业的蓬勃发展。我们积极承担起中国邮轮旅游制度创新策源地的使命,全力推动相关邮轮口岸及产业政策落地实施,配合推动邮轮经济立法,保障邮轮港口安全、有序运营,支撑邮轮产业健康、高效运转。我们聚焦游客、船员的体验,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持续完善邮轮港口设施,让每一位来宝山滨江的市民朋友都能体会到我们的热情和温度。
以邮轮港为核心,正在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,完善休闲配套服务设施,现在宝山滨江已经有了潜水、冲浪、滑板、云中漫步、高空秋千等文旅业态,去年我们新增了三家酒店700间高品质客房,明年我们还会新开万豪酒店,还将开设中免奥莱综合体。我们精心打造链接港口与樱花节的“樱邮巴士”专线O摩托艇锦标赛中国上海大奖赛落户宝山滨江,推出“在上海看长江”品牌,首创“吴淞口日出指数”,邀请市民朋友来宝山滨江打卡第一缕阳光,打造以烟花无人机为主题的“吴淞口空中剧场”,成为很多市民朋友在五一、国庆、跨年的日程安排,今年还举办了首届长江文化美食节、首届长江口水上运动嘉年华,持续推出度假线路和文旅产品,打造近悦远来的邮轮旅游新地标。


